小程序开发多端框架

作者:广东八戒商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浏览: 发表时间:2019-06-04 11:36:30

最近前端界多端框架频出,各巨头公司纷纷造出各家的轮子,例如滴滴的Chameleon、美团的Mpvue、京东的Taro、DCloud的uni-app、腾讯的WePY。

不少有代码多端运行需求的开发者都会产生一些疑惑:这些框架都有什么优缺点?我到底该选哪个呢?

1

多端

现在流行的多端框架可以分为三类:

1. 全包型

这类框架最大的特点就是从底层的渲染引擎、布局引擎,到中层的 DSL,再到上层的框架全部由自己开发,代表框架是 Qt 和 Flutter。

优点:性能的上限高,各平台渲染结果一致。

缺点:需要完全重新学习 DSL(QML/Dart),难以适配小程序。

这类框架是最原始也是最纯正的的多端开发框架,由于底层到上层每个环节都掌握在自己手里,也能最大可能地去保证开发和跨端体验一致。但它们的框架研发成本巨大,渲染引擎、布局引擎、DSL、上层框架每个部分都需要大量人力开发维护。

2. Web 技术型

这类框架把 Web 技术(JavaScript、CSS)带到移动开发中,自研布局引擎处理 CSS,使用 JavaScript 写业务逻辑,使用流行的前端框架作为 DSL,各端分别使用各自的原生组件渲染。

代表框架是 React Native 和 Weex。

优点:

开发迅速。

复用前端生态。

易于学习上手。

缺点:

交互复杂时难以写出高性能的代码,这类框架的设计就必然导致 JS 和 Native  之间需要通信,类似于手势操作这样频繁地触发通信就很可能使得 UI 无法在 16ms 内及时绘制。React Native 有一些声明式的组件可以避免这个问题,但声明式的写法很难满足复杂交互的需求。

由于没有渲染引擎,使用各端的原生组件渲染,相同代码渲染的一致性没有第一种高。

3. JavaScript 编译型

这类框架有:Taro、WePY 、uni-app、Mpvue、 Chameleon。

它们的原理是:先以 JavaScript 作为基础选定一个 DSL 框架,以这个 DSL 框架为标准在各端分别编译为不同的代码,各端分别有一个运行时框架或兼容组件库保证代码正确运行。

优点:

为了小程序而生。

对了,第一第二种框架除了可以跨系统平台之外,也都能编译运行在浏览器中。(Qt 有 Qt for WebAssembly, Flutter 有 Hummingbird,React Native 有 React-Native-Web, Weex 原生支持)

在移动端一般会编译到 React Native/Weex,所以它们也都拥有 Web 技术型框架的优点。

这看起来很美好,但实际上 React Native/Weex 的缺点编译型框架也无法避免。除此之外,编译型框架的抽象也不是免费的:当 Bug 出现时,问题的根源可能出在运行时、编译时、组件库以及三者依赖的库等等各个方面。

在 Taro 开源的过程中,我们就遇到过 Babel 的 Bug、React Native 的 Bug,JavaScript 引擎的 Bug,当然也少不了 Taro 的 Bug。相信其它原理相同的框架也无法避免这一问题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类为了小程序而设计的多端框架就都不堪大用。

现在各巨头超级 App 的小程序百花齐放,框架会为了抹平小程序做了许多工作,这些工作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需要开发者关心的。而且许多业务类型并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和交互,没那么容易触发到框架底层依赖的 Bug。

那么当你的业务适合选择编译型框架时,在笔者看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择 DSL 的起点。因为有多端需求业务通常都希望能快速开发,一个能够快速适应团队开发节奏的 DSL 就至关重要。

不管是 React 还是 Vue(或者类 Vue)都有它们的优缺点,大家可以根据团队技术栈和偏好自行选择。

如果不管什么 DSL 都能接受,那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:

2

生态

以下内容均以各框架现在已发布稳定版为标准进行讨论。

开发工具

就开发工具而言 uni-app 应该是一骑绝尘,它的文档内容最为翔实丰富,还自带了 IDE 图形化开发工具,鼠标点点点就能编译测试发布。

其它的框架都是使用 CLI 命令行工具,但值得注意的是 Chameleon  有独立的语法检查工具,Taro 则单独写了 ESLint 规则和规则集。

在语法支持方面,Mpvue、uni-app、Taro 、WePY 均支持 TypeScript,四者也都能通过 typing 实现编辑器自动补全。

除了 API 补全之外,得益于 TypeScript 对于 JSX 的良好支持,Taro 也能对组件进行自动补全。

CSS 方面,所有框架均支持 SASS、LESS、Stylus,Taro 则多一个 CSS Modules 的支持。

所以这一轮比拼的结果应该是:

uni-app  > Taro >  Chameleon  > WePY、Mpvue

多端支持度

只从支持端的数量来看,Taro 和 uni-app 以六端略微领先(移动端、H5、微信小程序、百度小程序、支付宝小程序、头条小程序),Chameleon 少了头条小程序紧随其后。

但值得一提的是 Chameleon 有一套自研多态协议,编写多端代码的体验会好许多,可以说是一个能戳到多端开发痛点的功能。

uni-app 则有一套独立的条件编译语法,这套语法能同时作用于 JS、样式和模板文件。Taro 可以在业务逻辑中根据环境变量使用条件编译,也可以直接使用条件编译文件(类似 React Native 的方式)。

在移动端方面,uni-app 基于 Weex 定制了一套 Nvue 方案 弥补 Weex API 的不足;Taro


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

广东八戒商务信息服务有限公司  公司地址:东莞市莞城街道东城大道75号金城大厦三楼   粤ICP备16105372号

电话号码:0769-21988033  / 13717346818  邮箱:baiie@bajie9.cn

 

客服中心
热线电话
0769-21988033
售前咨询
13717346818
上班时间
周一到周五
二维码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使用企业微信
“扫一扫”加入群聊
复制成功
添加微信好友,详细了解产品
我知道了